焦点!肠道里的“定时炸弹”,直肠息肉你不得不防

息肉,它就是块“多余的肉”,可以生长在我们身体内的很多部位,如鼻息肉、胃息肉、直肠息肉、结肠息肉、子宫息肉、胆囊息肉等等,可以说是“处处可安家”。“ 息肉”也成为检查单上频繁出现的词汇之一,并常与癌症挂钩,就如直肠息肉,它真的会变成癌吗?

长在直肠黏膜上的“肉疙瘩”


(资料图)

顾名思义,直肠息肉指发生在直肠黏膜上的“新生物”,是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。不少人认为直肠息肉并不算什么大病,殊不知有些直肠息肉却是隐性“炸弹”,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。

如果长在直肠的这块“肉肉”足够小,几乎是没有什么症状的,一般在做直肠镜检查时会被发现;而如果这块“肉肉”比较大,数目也多,或者伴有炎症,那可能就会出现便血、脱垂、腹痛腹泻、里急后重等症状。

现有研究证明, 大约85%的结直肠癌都是由息肉中的腺瘤发展而来,由腺瘤发展为癌的时间约为10年左右。 因此,对待直肠息肉应密切关注,一旦确定是恶性的,要尽早切除,以避免产生更严重后果。

好好的直肠,为什么会长息肉?

直肠长息肉的原因有多种,吸烟、饮酒、性别、年龄、BMI、饮食环境、生活方式、遗传、相关炎症、血脂异常等都可能引发直肠息肉。

· 饮食及生活习惯

如果你经常吃辛辣、刺激性、腌制的食物,以及高脂食物,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,这样的饮食习惯会加重直肠内的胆酸,促进结直肠上皮息肉细胞异常增殖,从而诱发直肠息肉。

· 遗传

直肠息肉的形成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,且具有家族聚集性。有肠道息肉家族史的人,子女患息肉的风险也会明显升高,且癌变倾向性大。

· 炎性感染

直肠息肉的诱发与肠道的炎性感染也有关系,如果存在有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、肠结核等长期慢性的刺激,也容易引起黏膜出现增生、隆起,形成直肠息肉。

预防肠癌,早筛是关键

结肠癌和直肠癌被称为最容易发现和预防的癌症。可即便是这样,每年还有是近20万人因其死亡,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。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全球结直肠癌新增人数达193 万,其中我国新发病例数高达56万。

这样惊心的数据,并非结直肠癌太过猖獗,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。实际上,原因非常简单,缺少肠镜检查。肠镜检查是筛查和确诊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,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。

肠癌发展比较缓慢, 从息肉到变成癌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,被戏称为“傻子癌”。 这也意味着,肠癌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它。肠镜检查能够有效发现并“干掉”息肉,将肠癌消灭在萌芽阶段。 磁控胶囊胃肠镜+电子结肠镜,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,无交叉感染,多角度多方位,检查快捷时间短,是“畏”镜星人的最佳选择。

如果还是害怕做肠镜检查或不便出门,miR-92a无创肠癌基因测试,居家就能筛查肠道健康。通过分析粪便中脱落细胞的基因靶点,评估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。整个过程无创、无痛、非侵入、简单操作,适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。

希望大家提高健康意识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注意定期体检,若身体发出危险信号请及时就医。保持健康时刻在线,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。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太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